Google

2007年8月22日星期三

工作變動後遺症中。。。

最近因爲一些奇怪的原因被調離了工作崗位,去到分行個金PFS從事雜項工作。
感覺離自己的夢想又遠了一點。。。 。。。
我相信中國的財富管理 會需要向我這樣注重 真正客戶資產管理的人,而不是簡單的sales, 我們要做的是應該是財富管理不是硬性銷售。。。 。。。
誠信——公平——合格 財富管理! 我的夢!
雖然有點遠,我會向著他 一步步走進!




新加坡“指挥大楼”(Command House)的走廊里,曾经回响过英国军官大声发号施令。不过上个月,这个殖民地统治时期的原军事指挥部脱胎换骨,成了瑞银集团(UBS)的“管理学校”。在这里,这家瑞士银行在亚太地区最新招募的新人开始了一项使命——成为亚洲大陆未来的私人银行家。

这家全球最大的财富管理机构在新加坡的创举,在其它地方正得到不同程度的效仿,包括花旗集团(Citigroup)、汇丰(HSBC)在内的主要银行和一系列瑞士公司,都在应对管理富人资金的人才匮乏的问题。

“随着业务转型,私人银行家的传统形象已经改变。”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私人银行业务人力资源负责人克里斯琴•马哈特(Christian Machate)表示:“与客户共进午餐、晚餐或打高尔夫也许仍很重要。但是,这些已经不足以满足我们客户的需要了。”



财富的螺旋式上升(特别是在亚洲和东欧这样的高增长地区),已经为全球理财经理创造出成千上万的客户。瑞银去年又将1133亿瑞士法郎的净新增资金吸引到了自己的国际财富管理网络中——比许多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总数还多。

瑞银预计,到2009年,不包括日本的亚洲地区富人的流动资产将每年增长近10%,相比之下,同期的全球增长水平为近6%。

许多主要银行都希望能从中分得一杯羹。但是,随着客户数量的增长,找到合适的员工越来越成问题。瑞士银行面临的人才短缺问题尤为严重,由于素有可靠、谨慎的盛名,它们主宰着财富管理领域。瑞士银行今天面临的问题,就是那些紧盯着私人银行业务的银行明天将要面对的问题。

瑞银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格里•布吕德林(Gery Bruederlin)表示,除了成熟的瑞士市场以外,瑞银在欧洲的私人银行家数量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在亚洲的增速大约为30%。Julius B?r首席运营官鲍里斯•科拉德(Boris Collardi)表示,他们在这两个市场上都有“两位数的”增长。这是一家规模较小、但业务扩张迅速的银行。

当今理想的私人银行家与以前明显不同,这种情况增强了这种紧迫感。曾几何时,魅力、恰当的口音或家庭背景再加上一门外语,就能在银行业要求不高的一潭死水中谋得职位,如今在同样的领域,要求已经变了。

以往,客户乐于在自己的投资组合中持有安全、但收益较低的固定利率债券。但是,如今消息更为灵通的客户要求有更好的业绩。这就需要拥有更高金融技能的新一代私人银行家。

第一反应就是加大招聘力度。刊登招聘广告以及日益流行的员工推荐,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猎头目前已参与到最高层职位的招聘中。但是,在全球三分之一离岸财富的大本营——瑞士,传统的学徒制对大部分岗位来说仍非常重要。

例如,布吕德林指出,在瑞士为瑞银工作的1000多名私人银行家中,很多人在16岁或18岁就离开了学校,在工作中接受训练。科拉德也表示赞同:“学徒制一直是塑造员工的传统方式,而且仍将持续下去。”

不过,需求的激增使银行开始招募更多的毕业生。与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情况一样,更多的瑞士毕业生选择深造,这种情况更推动了上述趋势。另一个因素是,传统的银行学徒制在瑞士进行扩张的其它市场中,很大程度上不为人所知。

瑞银在欧洲邻国大举投资,创建小型分行网络,专门面向更为富有的客户。不过,当地的社会模式和招募人数无法保证实行“量体裁衣”的学徒制。

“在英国、法国、西班牙或意大利,我们几乎没有用传统瑞士方式培训出来的客户顾问。” 布吕德林指出:“因此,我们从大学招聘。”

如果说在欧洲招聘需要一种更广泛的策略,在亚洲招聘则要求有更大的独创性。像韩国这样的国家,没有私人银行业的传统(更遑论中国)。关于各种层面的服务,瑞士银行家及其客户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这些国家却没有任何概念,这种情况就使得培训新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这些银行正在从头做起。

瑞银的新加坡管理学校是最抢眼的反应。不过,瑞士信贷于2004年创建、旨在为整个银行提供培训的商学院,也一直积极致力于财富管理。年轻的亚洲新员工,要么在苏黎世总部参加长时间课程,要么在位于香港和新加坡的学校地区分部进行培训。

但不管培训有多辛苦,需求的增长意味着目前多数银行需要一线人员。这使得那些仍然坚持传统在职培训的雇主,产生了一些“曲线招聘”的想法。

在亚洲地区,关于渴望招到优秀员工的私人银行突袭奢侈品商店、地产中介机构和法拉利(Ferrari)经销店的故事比比皆是。上述两家瑞士的银行否认采取过这种手段,但承认自己放宽了选择标准。

“在亚洲,经济增长速度更快,对人才的竞争甚至比其它任何地方都更为激烈,”布吕德林表示。“这里的客户也不同。因此你必须适应;你必须采取不同的路线。”

他表示,瑞银目前招聘更多采取“曲线”职业道路的人,特别是年轻的律师或咨询顾问。人们不再认为,私人银行业在社会地位或知识方面低人一等——更别说薪酬比别人低了。

瑞士信贷正采取相同的路线。马哈特表示:“我们希望能够找到具备某些基本能力的人,他们能够接受培训,学习专业技能。”

这些能力不仅包括智力和对私人银行业基本的兴趣,还包括良好的个人技能,以及马哈特所说的“对服务的兴趣”——即具备销售的心态。一本厚厚的通讯簿——不管是顶层公寓业主或是开法拉利的人——并不是那么重要。他补充道:“如果有的话很好,但这不是我们的选择标准。”

科拉德表示,Julius B?r一直在寻求传统渠道以外的方式。由于该行以极快的速度在亚洲扩张,甚至已促使其开始在洛桑著名的酒店学校招聘。这所大学级别的学院创建于1893年,旨在培训瑞士未来的酒店经理,目前该校吸引着来自全球各地富裕家庭的优秀青年人。

“我们决定开拓我们品牌中的服务元素,”科拉德表示。“这些人有才能,通常具备适当的国际背景和语言技能。”

译者/何黎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