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2007年8月6日星期一

大举抛售股中石油股票 巴菲特开始大块吃肉

下面文章大有“股神”跑路了的意思。 呵呵! 2003-2007 巴菲特从一只股票取得的回报率接近10倍,固然选股很重要, 同时知道如何跑路也非常重要。长期投资, 当看见一个非常好的跑路时机如果不跑路,那就有点浪费了。 资产全球配置可以轻易做到分散风险,当一个市场过热的时候如果有的选择,则没必要继续跟进(国内投资者还是比较麻烦,我们现在还只有一个选择,买或不买)。希望下面文章可以给大家一点灵感。

p.s 早上又有客户过来要求像“买大小”一样要买基金,百般解释、、、 、、、 最后给我来了一句我在赌场输了100万眼都不眨,表和我说风险,给我找一个1个月赚20%,最好不亏钱的基金,赚了出来 我就做定期。。。 。。。 我晕倒。。。 。。。 。 鹏华50建议买入同时建议长期持有。。。 。。。 sigh... ... 这行不好混。。。 。。。


大举抛售股中石油股票 巴菲特开始大块吃肉
www.cnfol.com 2007年08月06日 12:47 中国经济网 

还想到,中国股市也流行了十几年“选股如选妻”、“选股如选情人”之类的说法。稍稍读过几本书的人皆知,这些说法都老掉牙了!在西方,股民们至少这么说了一百多年了。据我小考,最早将
股票比 喻成女人或妻子的,可以追溯到富达公司的缔造者爱德华·C·约翰逊二世。巴菲特很喜欢这类或雅或俗的比方,他说过:“投资很像选择心爱的人,苦思冥想,列 出一份你梦中的她需要具备的各种优点。然后找呀找呀,突然碰到了你中意的那个她,于是你们就幸福地结合了。”彼得·林奇也说得蛮有创意:“你不能吻遍每一 个少女。”因为股票的品种太多了,纵使你富可敌国,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少女”都挨个不漏地吻上一遍。然而,据我观察,与其说巴菲特崇尚“选股如选妻”的理 念,倒不如说他崇尚“选股如选猪”或是“持股如养猪”的理念,更为贴切,更为符合实际。

依照我的比方“选股如选猪”,巴菲特就是“选猪”的行家里手。中石油2000年4月在香港H股上市, 是按接近中石油每股净值的价格以每股1.21港元发行的,上市后不久即跌破发行价,最低1.10港元,跌破每股净值。这头偏瘦、估值低廉且内地股民无缘圈 养的初生猪崽,吸引了大洋彼岸一双敏锐而老谋深算的眼睛。几乎以每股的净值价来发行,上市前又一再承诺年年有分红,而且股价跌到了1.10港元,这样的股 票显然是很对巴菲特一贯的胃口的。巴菲特逢低潜入中石油,都市牧猪,悄无声息。到2003年4月香港《证券及期货条 例》生效时,因所持个股逾5%的投资人按规定须向港交所申报,此时,世人方才明白,历来爱捡便宜货的巴菲特掌控的伯克希尔公司的子公司哈撒威公司早已吃进 11.09亿股中石油H股,股权约占6.31%。根据中石油H股当时的股价来测算,巴菲特早先吃进的11.09亿股中石油的价格在1.10港元至1.20港元之间,当时即便他想贵点儿吃中石油H股这块猪肉都很难呀!也就是说,如不计通货膨胀的折扣,也不计历年的高股息率,巴菲特早先吃进的这11.09亿股中石油股票的盈利已达10倍之多。

持股如养猪,大肥猪最好从小猪崽养起。巴菲特将中石油H股圈入栏中已有“七年之养”了,1港元多点一股的小猪崽也“养”到最高时12港元多一股了。巴菲特 对看好的个股是会加码去“养”的。据悉,当哈撒威公司逢低吃进11.09亿股中石油的消息被媒体披露后,巴菲特继续以1.61港元至1.67港元不等的价 格增持8.58亿股中石油H股,持股量增至23.48亿股,持股比例达到13.35%,后因中石油配股摊薄,其持股量仅次于英国石油公司成为中石油的第三 大股东。巴菲特在2003年中石油H股的增持和美国“股神”的影响力,使得该股迅速走出低迷而连创新高。 笔者察觉到,国内相关的报道都不够准确,如“以2003年入股中石油每股均价1.65港元计算,巴菲特在中石油上投入资金约32亿港元”的说法,这一算法 忽略了巴菲特早先吃进的11.09亿股中石油股票的价格仅在1.10港元到1.20港元之间。故而,巴菲特投入中石油股票每股的平均成本价约为1.30港 元,所用资金约30亿港元,以今年7月20日中石油报收11.76港元计算,巴菲特持股市值约276亿港元,数年内便获得约246亿港元的账面利润,账面 盈利应在9倍左右,远不止所谓的“7倍”。

近日,报闻人们表示不解巴菲特为何突然减持了1690万股中石油,并称“原因不明”。笔者以为,这有何不好理解的呢?持股如养猪嘛!当猪养到肥头大耳时,宰了吃肉自然顺理成章。纸上富贵如不在高位减持套现,那终究还算不上吃进肚子里的猪肉。看巴菲特开始大块吃肉,而且吃得好爽,我们的管理层和公众投资者难道不能从中悟出一些道理来吗?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