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仓看空,是什么感觉???股市的上涨主要是由于贪婪和恐惧推动的,明知道风险很大了,可是为了那容易得到的利益,总也不肯放手。现在市场上的老股民多数都有恐惧的感觉了,不过就是不肯出来,钱来的太容易了 :)
下文中林彤彤说得很好笑,却是事实。现在勇敢的散户用他们的业绩确实狠狠的辉煌了一把,不过能有多长时间呢?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汇丰晋信副首席投资官林彤彤在最近的“投资随笔”中有段趣文:“基金经理忙活大半年了,净值就是不涨,天天被基民骂得狗血喷头,天天被赎回得一塌糊涂,这一天回家,门口的保安兴奋地对他说:‘你知道了么,股票来钱就是快啊,我开户没半年,现在赚两倍了,跟我买吧,包赚……’基金经理闻听,只觉得胸口发热,头晕眼花,一口鲜血吐将出来,气绝身亡!”固然是笑话,但这段形象的文字多少也折射了在当前散户推动的牛市中,基金经理的尴尬处境。 “不得不承认,散户已经具备一定的话语权!”上周六投资者见面会上,交银施罗德投资总监李旭利坦承,“在某种程度上,散户已经改变了基金的判断,我们认为市场的风险还不至于改变牛市趋势。” 回顾今年2月底时基金经理们对于市场的看法,绝大多数对短期后市并不太乐观。包括罗杰斯在内,甚至预言短期市场会在当时的点位回调30%。但市场用强悍的、斜率接近45%的上升轨迹表明了“理性”在牛市中只是“保守”的代名词。
散户的热情 一个现象是,去年基金的“赚钱效应”还让很多人痛悔不该放着轻轻松松的基民不做,而今年在个股收益动辄数日翻番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把基金里的钱直接往股市里面挪。“基金涨得介慢,哪有买股票结棍。”张先生2月份抛弃的一只基金后来也涨了30%,但是比起他手中一只两周涨了70%的参股券商概念股,确实有点小巫见大巫。
“很多人都是在3000点才进来的,胆子超级大,直接满仓操作。”小周还算是有大半年炒股经验了,看着身边“后知后觉”的同事和朋友入市之“勇敢”,也感到有点心惊。 据中登公司近期统计,4月份沪深两市新增A股账户总数高达478.7万户,一举超过整个一季度的新增开户总数,同时超越了前两年的新增开户数总和。而在“五一”黄金周后首个交易日,新增A股开户数达到破纪录的36.85万户。据悉,目前两市账户总数已经接近亿户大关。
中海基金5月投资策略报告指出,在基本面符合预期的背景下,资金再次成为了市场的主导,开户人数的惊人增加以及新入市资金结构的变化对市场的推动作用明显。从最新的开户数据分析,中青年的比例迅速上升,中国股票市场正式进入全民投资时代,而从国际市场的经验分析,可投资人口占整体人口的比例,中国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左右基金决策 “今年以来行情演绎的方式确实超出大部分基金经理的预想,也因此在投资策略的选择上充满了困扰,当然包括我自己。”林彤彤坦言。
“个人投资者通过申购、赎回行为,实际上左右着基金对市场的投资决策。”上投摩根投资总监吕俊也曾无奈说道。和市场估值体系紊乱相比,这种行为对基金的影响更为实质。由于契约规定了必须的持仓比例,尤其是股票型基金,不管多么不看好后市,在个人投资者申购资汹涌而来的情况下,只能被动买股。而另一方面,面对持续、大量赎回时,基金经理每天的作业内容就只有股票抛售。
“目前机构相对谨慎,而个人投资者投资热情极度高涨。”中海基金指出,基于不同的投资逻辑,个人投资者比例的提升也使市场的有效性降低,投资的前瞻性难度加大。以每天开户18万户为例,假设每户投入资金为5万元,则每天流入市场的资金将达到90亿,等于每天有一个新的基金入市。因此,短期市场的波动更多得取决于个人投资者,除非机构投资者达成一致的预期。 遵从趋势为上 “不要判断市场的顶或者是底,就是遵从市场的趋势做就好了,中国资本市场在强劲的基本面支持下还会继续上涨,现在担心可能还为时尚早。”华宝兴业基金一人士表示。
李旭利笑称,对于当前的市场,公司一直是抱着“谨慎的态度,积极地参与”。“现在市场是慢慢脱离基本面的支撑,但并没有到重度泡沫的阶段,投机的心态不可能这么快就压制掉。”他分析,每天A股市场的成交量中75%为散户创造,其持续的做多热情不改,虽然股市面临一定风险,但资金推动大盘还会上行。“利率至少提高300个基点,居民才可能有动力把钱从股市中撤离出来。”他估计,到今年三季度,随着周期性行业板块的业绩下降,题材股的炒作将会明显降温,此时大盘可能出现变化。
上投摩根也预计,在投资者信心和资金的推动下五月大盘仍有望保持强势。但是,“市场的进一步上涨也意味着风险的进一步积累”,多家基金在近期观点中不约而同表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