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2007年5月14日星期一

中金公司对于证监会5.11通知分析

一家之言 姑且听之

市场策略-证监会5.11通知分析
事件:
1.中国证监会11日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投资者教育、强化市场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证监会各地方派出机构、交易所、相关协会和公司加强投资者教育,防范市场风险。 2.银监会调整商业银行QDII业务境外投资范围,允许其直接投资于股票及其结构性产品。
评论:
1.吸取历史教训,管理层明确“监管者”的角色定位,对股市不做直接“ 干预”。
与以往历次股市政府“干预”股市的方式截然不同的是,本次通知的核心是“加强投资者教育、强化市场监管”,显示了管理层对股市监管思路的转变,监管手段上正在从积极直接参与(“打压”或者“托市”)转向不直接“干预”。在对股市的监管上,管理层从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目的出发“强化市场监管、防范市场风险”,对股市采取了更为市场化管理手段,通过完善监管制度的方式,让逐渐制度化的市场进行内在的自我调节,而不是直接的依靠行政手段的力量。
我国股市长期以来被深深得打上了“政策市”的烙印,股市一旦大起大落,投资者自然就把目光投向政府的政策意图。管理层对于股市涨跌的调控可谓“用心良苦”,换来得却是越背越重的包袱和股民的不满。股权分制改革之后,意味着全流通历史问题的解决,政府很明显不愿意再次背上干预股市的“包袱”。因此,虽然近期股市泡沫迹象相当明显,但与以往政府政策相比,如著名的“96年12.16社论: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99年6.15社论:坚定信心,规范发展”(附件一),这次通知似乎丝毫没有打压股市的意愿。


2.我们认为加息可以有效抑制股市的泡沫,但是…

中国现阶段的股市泡沫问题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负利率环境以及居民投资渠道相对有限。

我们认为持续加息,改变经济的“负利率”状况,可以有效抑制股市的泡沫。

从目前政府的行为来看,对于果断大幅加息可能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政策意志。政府可能觉得目前通胀水平尚处于可控的范围内,下半年甚至有出现回调的可能性,即便出现类似04年5%之高的通胀率也可以通过加息之外的其他政策手段予以控制下来;另一方面,政府似乎并无意愿针对股市采取加息行动,毕竟在股市泡沫出现之前,中国整体宏观经济和房地产行业持续出现增长过热,利率(以及汇率、能源价格)调整的必要性似乎早已是显而易见,如果政府要能加息早就加了。因此,如果近期尚没有迹象表明政府持续大幅加息的决心,股市泡沫很难得到有效抑制。


3.只要银行资金不介入,股市波动产生的影响有限。

基于对泡沫特征以及泡沫破灭后经济表现的对比显示,银行体系对于股票市场的风险暴露程度直接决定了泡沫破灭对实体经济损害的大小(见中金07-4-20研究报告:“中国股市前景分析”)。

因此,我们认为目前国内股票市场的短期波动尚不足以对金融体系和经济增长造成持久的严重损害。

。。。 。。。等等



个人认为中金对于事件看法有些乐观。我们继续关注市场反映。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