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jviSigQU59RlFeoqVjCnxT7v14OvYNjO00a7gYRXkeh9rWj2wd9UTJ_cUSoIQPsG25BYf2wFtv607oOcd_hGLG8CwhUl_YxKmVmgUfrwS9zC-5pGs_cnt8V0uqgOKnqvlvFG8r8kPjmGi/s320/%E8%B0%A2%E5%9B%BD%E4%B8%AD.jpg)
2007年4月30日星期一
谢国忠:中国股市在资金推动下还可再上涨一年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jviSigQU59RlFeoqVjCnxT7v14OvYNjO00a7gYRXkeh9rWj2wd9UTJ_cUSoIQPsG25BYf2wFtv607oOcd_hGLG8CwhUl_YxKmVmgUfrwS9zC-5pGs_cnt8V0uqgOKnqvlvFG8r8kPjmGi/s320/%E8%B0%A2%E5%9B%BD%E4%B8%AD.jpg)
2007年4月29日星期日
股神说要想投资成功要多读书!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Bxr1K1xtPUwbpVPAum4AMSzttqXKgHOujC9T-xya_WYXfT9tHbGXPUdY5MrinRYEE6CKWHBte01S-jLGZM-9HeV_AZGy8WpO-pD4mMlQtBahzMYJ9bplkMRnaRnQYWJXYBuiXE_p876r3/s320/%E5%B7%B4%E8%8F%B2%E7%89%B91.jpg)
已经有太多的书籍介绍研究巴菲特的投资策略。而且我们都在阅读关于巴菲特如何投资的书。那么"股神"巴菲特本人又是如何读书的呢?让他最受启发的投资书籍是什么?他推荐的投资书籍是什么?至今我们还很少看到介绍巴菲特如何读书的文章,相信很多读者对此充满了好奇心,在此,我们请曾写过4本关于巴菲特投资策略书籍的刘建位先生带给读者答案。
巴菲特推荐投资者阅读的书籍有哪些呢?
1、《证券分析》(格雷厄姆著)。格雷厄姆的经典名著,专业投资者必读之书,巴菲特认为每一个投资者都应该阅读此书十遍以上。
2、《聪明的投资者》(格雷厄姆著)。格雷厄姆专门为业余投资者所著,巴菲特称之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著作"。
3、《怎样选择成长股》(费舍尔著)。巴菲特称自己的投资策略是"85%的格雷厄姆和15%的费舍尔"。他说:"运用费舍尔的技巧,可以了解这一行……有助于做出一个聪明的投资决定"。
4、《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股份公司教程》。本书搜集整理了20多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中的精华段落,巴菲特认为此书是 整理其投资哲学的一流工作。
5、《杰克·韦尔奇自传》(杰克·韦尔奇著)世界第一CEO自传。本书英文版2001年9月11日出版,立即在Amazon销售排行榜上名列第5。这本书稿酬高达700万美元,被全球翘首以待的经理人奉为"CEO的圣经"。韦尔奇是管理界中的"老虎"伍兹,在本书中首次透露管理秘诀:在短短20年间如何将通用电气从世界第十位提升到第二位,市场资本增长30多倍,达到4500亿美元,以及他的成长岁月、成功经历和经营理念。这本自传是他退休前的最后一个大动作。巴菲特是这样推荐这本书的:"杰克是管理界的老虎伍兹,所有CEO都想效仿他。他们虽然赶不上他,但是如果仔细聆听他所说的话,就能更接近他一些。"
6、《赢》(杰克·韦尔奇著)。巴菲特的话"有了《赢》,再也不需要其他管理著作了",这种说法虽然显得夸张,但是也证明了本书的分量。《赢》这类书籍,包括下面要介绍的《女总裁告诉你》,《影响力》都是以观点结合实例的方法叙述,如果你想在短时间内掌握其中的技巧,那么你只需要抄写下书中所有粗体标题,因为那些都是作者对各种事例的总结,所以厚厚的一本书,也不过是围绕这些内容展开。但如果你认为这便是本书精华,那么你就错了,书中那些真实的实例以及作者的人生经验才是这类图书的卖点。技巧谁都可以掌握,但是经历却人人不同,如果你愿意花时间阅读书中的每一个例子,相信你会得到更多宝贵的东西。
当然巴菲特阅读最多的是企业的财务报告。"我阅读我所关注的公司年报,同时我也阅读它的竞争对手的年报,这些是我最主要的阅读材料"。
但巴菲特并不仅仅阅读上市公司年报这些公开披露信息,他从年报中发现感兴趣的公司后,会阅读非常多的相关书籍和资料,并且进行调查研究,寻找年报后面隐藏的真相:"我看待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大部分是不公开的)的态度,与我看待冰山一样(大部分隐藏在水面以下)。"
巴菲特这样解释他如何把阅读和调研结合在一起的:"你可以选择一些尽管你对其财务状况并非十分了解但你对其产品非常熟悉的公司。然后找到这家公司的大量年报,以及最近5到10年间所有关于这家公司的文章,深入钻研,让你自己沉浸于其中。当你读完这些材料之后,问问自己:我还有什么地方不知道却必须知道的东西?很多年前,我经常四处奔走,对这家公司的竞争对手、雇员等相关方面进行访谈。……我一直不停地打听询问有关情况。这是一个调查的过程,就像一个新闻记者采访那样。最后你想写出一个故事。一些公司故事容易写出来,但一些公司的故事很难写出来,我们在投资中寻找的是那些故事容易写出来的公司。"
在1999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查理·芒格说:"我认为我和巴菲特从一些非常优秀的财经书籍和杂志中学习到的东西比其他渠道要多得多。我认为,没有大量的广泛阅读,你根本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功投资者"。
可见,巴菲特的投资成功秘诀是大量阅读加调查研究。大量阅读是掌握大量相关信息,调查研究是实事求是,而大量阅读是基础和前提。
你想学习巴菲特,首先问问自己,你经常读书吗?
如何成为巴菲特的学徒?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KOW4i_wR9Wu7RA8OWaiw7V87YJu9QTTfGYpxvaQjiqocDoHDJIs1e6gDuVomTqz1EMMZduHL6WYWI-YDDjlyhpnKZd8kobux3S3WmYdn1Wzj7PXpZW92J_r7KgphmGNvLo45oRr1o_y4k/s320/%E5%B7%B4%E8%8F%B2%E7%89%B9.jpg)
每年2、3月交接之际,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官方网站(www.berkshirehathaway.com)都会流量激增。如鸟类迁徙般,数以百万计的人们光顾这里,下载沃仑·巴菲特最新撰写的《致股东书》(Warren Buffett's Letter To Berkshire Shareholders)。他们并非试图借此探寻该公司的真实价值与投资时机,而是急于阅读一本顶级商业教材的最新章节。即使一些全球顶级商业明星,如Google的两名创始人、通用电气CEO杰夫·伊梅尔特和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也都公开承认,自己从中受益良多。
2007年的《致股东书》中,虽然“投资之神”一如既往浅白而不失诙谐地阐释自己对投资、公司治理及宏观经济的观点,但其中最大的看点,仍是第17页上,76岁的巴菲特公开寻募自己的接班人,伯克希尔·哈撒韦未来的首席投资官。
无疑,这是个极具挑战与成就感的工作——伯克希尔·哈撒韦目前握有610亿美元股权投资,280亿美元固定收益证券,以及430亿美元现金——也是个能够一举将中选者推为商界超新星的罕见机会。
人类的商业史上,极少人能像巴菲特一样通过持续而有效的分配财富创造更多财富。自从1964年接掌伯克希尔·哈撒韦,42年来,公司每股账面价值(一个巴菲特最为看重的指标)的复合增长率达21.4%,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股的每股账面价值复合增长只有10.4%。如果其接班人不能将此继续,股价已经超过10万美元的伯克希尔??哈撒韦不如不如选择拆分、退市。
问题是,怎样成为巴菲特的接班人?
如果你自信是名年轻的投资天才,不妨拿着本刊买一张飞赴奥马哈的机票;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比前者更需要仔细阅读巴菲特在《致股东书》列出的三点标准:独立思考、情绪稳定、对人和机构行为的深刻理解。
·独立思考
《致股东书》中,巴菲特用近一页的篇幅介绍了他所欣赏的一个投资者,沃尔特·施洛斯。这个未上过商学院、从不雇佣秘书和簿记员的90岁老人,在47年间取得了令巴菲特尊敬的投资业绩。他把自己的投资哲学总结为“试着买便宜的股票”,不去寻找“内部信息”,永远使用简单公式计算公开数据。什么让施洛斯与众不同?他从不迷信,无论是所谓的“内部信息”还是来自学院的深奥理论。当成千上万MBA接受有效市场理论时,施洛斯从不相信股票价格永远是“正确的”——“如果你在航运业,当你的竞争对手被告之地球是平的,日子会很好过”,巴菲特说。
·情绪稳定
在为其老师本·格雷厄姆的名著《聪明的投资者》做序时,巴菲特写到:“长年进行成功的投资并不需要极高的智商、罕见的商业洞见,或内部消息。真正必要的是做决策所需的合理的知识框架,以及避免情绪化侵蚀智识的能力。这本书恰倒好处的、清晰的指明了框架,你所必须做到的,就是约束情绪。” ——这也是我所相信的。。。 。。。共勉之
·对人和机构行为的深刻理解
某种意义上,巴菲特所信奉的价值投资理论是一种普适的价值观。其理论核心在于:通过调查和思考,找到那些内在价值高于市场价格的股票。用格雷厄姆的说法:“短期看,市场是一台投票计算器;长期看,它是一台称重机”。对人的判断也是如此,如果能够通过有效的观察和分析,找到那些价值高于声誉的人,是最容易管理的。
早在1994年,巴菲特就曾对一群大学生表示,“正直、勤奋、独立”是为人最重要的素质,而且,“如果不拥有第一种品质,其余两个将毁灭你”。与此相对应的是,他也曾声称:“做管理工作与进行投资是同一种方式:要取得非凡的成果,没有必要非得做非凡的事情。”
这些朴素的观点塑造出了高度敏锐的洞察力。与巴菲特熟识的韦尔奇曾表示:“选20个你非常熟悉,而巴菲特偶尔见面的人,如果你问巴菲特关于他们的意见,他会一针见血的评点。他是个大师级的人才评估员,而这正是运营公司最重要的工作。”
2007年4月28日星期六
简单投资策略
投资理财的三大基本思维投资人投资的第一步必须先检视自身的风险、报酬偏好度,并了解不同理财工具的风险度与报酬率,加上使用「投资组合」的概念,将资金分散至不同的投资工具,并依照个人年龄、家庭及财务状况,进行不同的配比,才能够找出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简而言之,投资人在规划投资理财策略时,应先确认自我的风险承受度及财务能力,然后再确立投资目标,并选择合适的投资组合。主要的三大基本策略如下:
◆◆策略一:确认自我风险承担度投资报酬永远与风险成正比,因为任何一种投资,若不了解自己的风险属性,而轻易投资,往往不是大幅亏本,就是抱怨报酬太低。个人风险属性通常被区分为防卫型、保守型、稳健型与积极型等四种类型。一般来说,防卫型投资人倾向难以承受任何投资损失,可以定存、保本且保息等货币型产品为主选;保守型投资人可以忍受亏损的压力也有限,故可多选择货币型、债券型产品。稳健型投资人倾向愿意承受一定风险,以获取相对较高的报酬率,建议可多选择全球型股票基金、区域型股票基金、平衡型基金,搭配部分货币型、债券型商品,作为投资组合;积极型投资人因风险承受度较大,喜好追求高报酬率,因此建议不妨选择单一国家型股票基金、单一板块型股票基金、期货、外汇投资等投资标的,作为投资组合重心。
◆◆策略二:确定投资目标每个人投资的目标都不同,因此在投资之前,要先确认投资目的是否合理,进而决定投资的期限。举例来说,一位刚从学校毕业的青年想要存钱留学,他希望能用父母20万元的积蓄去投资,用二年时间累积为50万元,以圆留学之梦。像这样的投资目标就不太切实际,因为所投资的工具必须在二年时间就增值150%,才能达到他的预计目标,这样的投资目标不确定性、投机程度都太高,应该适时调整,以免做出不智的投资选择。
◆◆策略三:利用投资组合以分散风险不同板块或国家因经济景气的循环,有衰退或成长阶段,投资人可透过投资组合来分散市场风险,并在当中加重某些主流板块和国家;或在全面景气不佳时,透过提高债券、货币或保本型产品来保留实力,这样才能避免资产因股市重挫而大幅缩水,其实这就是资产配置概念的延伸。
资产配置
资产配置扫盲篇。。。 。。。
风险管理VS资产配置谈到投资风险,相信大家一定听过鸡蛋及篮子的比喻。也就是说把鸡蛋分放在不同的篮子中,绝对比全部放进一个篮子里安全可靠。用在投资概念上,这就是所谓的[资产配置]精神。
◆什么是投资风险?在投资学上所谓的“风险”,是指遭受损失或损害的可能性,进一步而说,也代表未来的不确定性。事实上,承受不确定性的结果可以是获利,也可能是造成损失;因此,不确定性并不一定意味着不好。然而,由于大部分的投资人并不希望忍受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压力,因此,通常当未来的不确定性越高时,一般人希望获得之补偿要求也就愈高,换言之,投资人在面对高投资风险时会要求较高的投资报酬。这就是常常听到的“高风险,高报酬”的道理,代表着风险与报酬是成正比的关系。
◆投资风险如何分类?一般投资风险可分成以下两大类:1. 市场风险:指与整个市场波动相联系的风险,无法藉由单一市场的投资组合来分散市场风险2. 非市场风险:指与整个市场波动无直接关系的风险,可经由增加不同种类的投资工具来分散特有的风险
◆◆“资产配置”是降低投资风险的常用良策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夏普说: “一个成功的投资,有85%归功于正确的资产配置;10%来自于选择投资标的的功力;另外的5%则是要靠上帝的保佑。”所谓资产配置就是分散投资项目(例如:不同的市场之股票、债券、现金等),从而达到降低投资风险的目的;同时,除了可以分散风险的效果外,也期望能获得较高的报酬。一般投资人如果看好投资标的前景,往往会将大部分资金集中投入该标的,期望能得到较高的报酬,但事实上,高报酬的背后即意味隐藏着高风险,如果对标的物走向的判断错误,损失必然也将相当惨重。因此,针对自我需求,正确进行资产配置,已经是全球金融圈积极倡导的主流投资学思想。
资产配置策略因人因时而异所谓「不要把全部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其中鸡蛋和篮子对每位投资人的意义可能不同,要什么蛋?什么篮子?得先检视一下自己。
一般来说,在拟定资产配置策略之前,投资者可以先从个人的年纪、收入等财务状况、个性,以及人生各阶段的需求与目标来考虑。换言之,检测风险承受能力,是进行资产配置之前的必要准备动作。事实上,财务状况是决定每个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的重要关键,财务状况好者,所能承受的风险相对高。另外,人的财富增长通常与年纪成正比,但年龄往往与风险承受程度呈反比。一般来说,年轻人比老年人有较高的风险承受力。20-30岁的人,由于刚出社会,事业正处起步阶段,财务能力处于较不稳定的草创期;然而,由于年纪轻且较无家庭负担压力,未来的储蓄机会相对较大,其往下摊平投资成本的本钱较多,因此可承担较高之风险,投资类型可偏向于积极成长型。30-40岁的人,所能承受的投资风险较大,所以可以采取报酬率较高、相对风险也高的投资组合。40-60岁的人,虽然财富累积达到高峰,但也面临退休问题,加上可能逐渐没有稳定的薪资收入,故较适合将资产分散于风险较低的投资工具上。到了60岁以上,已经不适合再承受过度的不确定性,一般理财专家都会建议采取规避风险为导向的资产配置策略,宜选择稳健的投资标的。换言之,最基本的投资概念,就是「愈老最好愈保守」。此外,资产配置的范围不仅仅限于闲置资金的投资,也应该考虑到整体人生或整个家庭的变动风险,以此角度来看,纳入保险工具应该也是资产配置的重要一环。
积小胜为大胜 巧用LOF基金套利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_7F1yapILzeKOLbIhyVrnSQnsbP0VtvtCWzdylqc1m7b8K56GfngIwwRHJsqdXW_ITPGNZ2wTuAoINHjQD-5SASfe3oBrKPm1r_B0drZR7l69wjIXPXUE__4ub5qjaA_vAXlaDS7yCVO7/s320/%E5%90%B9%E7%89%9B.gif)
积小胜为大胜 巧用LOF基金套利
我没有详细花时间去验证这个方法,通过此方法套利首先你要有多点钱,然后你要有时间。 有空仔细验证一下 看看回报率 再说。
◆概念:LOF:上市型开放式基金(Listed Open-ended Fund),是一种可以在交易所挂牌交易的开放式基金,具有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双重特色。投资者既可以像封闭式基金那样买入、卖出,也可以像开放式基金那样申购、赎回。◆套利原理:如果二级市场价格高于基金单位净值的幅度超过手续费率,投资者就可以从基金公司申购LOF基金份额,再在二级市场卖出基金份额;如果二级市场价格低于基金单位净值的幅度超过手续费率,投资者就可以先在二级市场买入基金份额,再到基金公司办理赎回业务完成套利过程。◆实战(以南方积极配置基金为例):一、参考单位净值南方积极配置基金每交易日公布4次单位净值,分别是9:30、10:30、11:30、14:00。投资者申购、赎回是按当日收盘后公布的单位净值来计算的。所以,投资者套利主要的参考单位净值是下午2:00。二、交易费用假设申购费率为1.5%,赎回费率0.5%,买卖佣金0.2% 。投资者买入基金、然后赎回,交易成本接近0.7%;卖出基金、然后申购,交易成本接近1.7% 。三、套利准备1、买卖交易用的深市A股账户、申购赎回用的深圳开放式基金账户。2、由于二级市场交易系统和一级市场申购赎回系统的分立,如果投资者在交易所买入基金,然后再对这笔基金赎回的话,要进行跨系统转托管,一般第3天才能赎回基金。这样的话,时滞就影响了套利的成功。因此,如果投资者要套利的话,必须在两个系统都有仓位。假如投资者本金20万,可以买入10万基金,然后把5万基金转托管到申购赎回系统,那个各个系统都有5万仓位,平时以5万为基准套利,这样投资者就能同时等量的进行套利。四、正式套利投资者关注二级市场价格变动,当出现套利空间的时候,投资者还需判断当前参考的单位净值到收盘前变动幅度和变动方向。由于价格实时变动,而申购赎回总是以收盘后的单位净值为准,因此投资者需先交易,后申购赎回。当一个套利成功后,要把仓位重新进行转托管,保持两个系统都有等量的仓位。五、套利者成功经验积小胜为大胜,LOF套利者关注价格和净值变动,只为套利的成功,而不关注其未来的走势,不以做多和做空盈利。保持这种心态,是套利者长期成功的关键。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每日收盘之后的总结是想当重要的。如果能建立起实用的套利模型,并随时根据情况调整参数,将会极大地增强套利的成功率。
选择基金的分红方式
现在还有人问我用什么分红好。。。 。。。 此文扫盲专用
选择基金的分红方式:现金分红与份额分红开放式基金的分红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现金红利,另一种为基金份额红利。在封闭式基金中,投资者只能选择现金红利方式分红,因为封闭式基金的规模是固定的,不可以增加或减少。投资者一般都了解现金红利,目前国内的封闭式基金规定必须将不低于90%的基金当期实现收益以现金形式分配给基金持有人。基金的现金红利分配方法如同股票现金分红,按照每个投资者的持有份额进行分配,如果您持有某个基金10万份基金单位,每基金单位分红0.20元,那么您可以得到2万元现金红利。同样在上述分红情况下,如果您在投资时选择了基金份额分红,而分红基准日的基金单位净值(第二天公布)为1.20元,那么您可以分到20000÷1.20=16667份基金单位,这时您持有的基金份额变更为116667份。基金份额红利又称为转投资,即将分得的现金红利继续投入该基金,不断滚存,扩大投资规模。对于这种转投资,通常情况下基金管理公司是不收取申购费的,鼓励投资者继续投资本基金。如果申购费率为2%,您选择现金红利,然后再投资该基金的话,那么您只能购买到(20000-20000×2%)/1.20=16333份基金单位,比直接选择基金份额红利少了334份。投资者看好一基金的话,不妨考虑选择基金份额分红;如果您定期需要现金收益贴补家用的话,您应该选择现金分红。大多数基金管理公司都会允许投资者更改分红方式选择,所以即使您的收入情况、家庭开支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也不用担心,您可以向基金管理公司提出更改申请。一般来看,投资成长型基金的投资者抗风险能力较强,注重资本的成长和积累,比较适合选择基金份额红利的分配方式;而投资平衡型基金和收益型基金的投资者比较注重平稳和现金收益,可以选择现金红利的分配方式。
选择基金的七大因素
■决定投资标的与投资范围:此步骤与自我风险的评估具相关性,以投资标的来说:股票型基金的风险就比债券型及货币型基金高;投资范围则依区域型、单一国家型及全球型而各具不同的风险。一般来说,基金风险最小的为保本型基金,其次依次为收益型基金、平衡型基金、成长收益型基金、成长型基金、积极成长型基金。
■选择基金评鉴上的常胜军:基金过去绩效并不代表未来绩效,但往往这些基金都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其稳定性必然较受肯定。因此,基金的历年绩效将是重要的参考指针,尤其是三年以上的投资报酬率,因为在前面曾经建议过基金最好从事长期的投资,所以长期的表现就格外的重要,所谓绩效好坏的认定是要以同一类型的基金来做比较,如此才具有准确性及客观性。
■选择适当的基金规模:基金的资产若太小,所能购买的股票的种类也有限,较难分散投资风险,且每基金单位所分担的行政费用较高;但若基金规模太大,则持股调整上的灵活性差。
■比较短、中、长期绩效的表现:投资者可比较同类型基金一、三、五年,甚至十年的基金平均报酬率和标准差,以分析其报酬和风险情况。
■选择具合理收费的基金:投资人除了了解显性的基金成本外,亦须了解基金的隐性成本,即反映于基金净值的上费用,如基金年管理费、保管费及行政费用等。
■选择好的基金经理人:一个好的基金经理人能在多头行情中造就比大盘优异的绩效,在空头市场时则能分散风险降低损失,这都要归功于基金经理人的能力,经验,反应,所以公开说明书中记载的经理人学历经历,及各管道的消息都是必要留意的。
如何选择基金公司
选择基金公司,绩效稳健放首位!
下面所有的废话就是要说明,选基金公司业绩很重要,但是稳健更加重要。稳定并且有好的业绩的公司就是极品了。
选择好的基金公司和选择好的基金是同等重要的,一家好的基金公司需具备以下条件:基金操作的绩效稳健优异:投资基金的目的在于获利赚钱,若是这家基金公司所操作的基金绩效不佳,无论其有多么强而有力的背景或是公司特权,对投资人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不同的基金公司总有不同的操作风格,基金绩效当然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选择旗下基金绩效都有中上水准表现的投信公司较为稳当,投资人可视股市状况直接在同一家投信公司转换投资的基金,省去转换之间须耗费的心力及时间。产品线完整:产品线完整是指各种类型、各种风险程度、各种报酬水准,以及各种投资标的(如股票、债券、货币市场工具)的基金都,有可供不同投资需求、偏好的人选择,也可因应景气循环供投资人变换投资。可考虑选择产品种类较多且平均表现也不差的基金公司投资。良好的服务品质:虽说投资基金的手续轻松便利,但投资人总是会对买卖流程、基金相关讯息有着大大小小的问题,因此投信公司是否能够实时提供完整且有用的投资相关信息、分析建议,服务人员的专业性及服务态度都是投资人该列为评估的地方。资产管理规模:除了产品完整性之外,基金公司所管理资产规模也会间接影响各基金的操作绩效及公司的服务品质。资产规模越,大公司的管理费收入越多,在经营公司及操作基金的成本大致固定的情况下,更能吸收优秀人才、添置设备,增设交易据点,提供更多的服务。若基金的绩效差异不大,选择较大的基金公司较为有利。
如何择机投资恰当的基金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C0WpsQzkBoyZggytIzx4OCoZcXRqBNbND-BLCqkoEPWF2UgJurBLfpD0ohkzQRtTNU8GXT2e_A3Alolj1O4ea7uC5fq0zHdrl0fBVWiLUW1l-kf_giMS8-JNaBs6PsJicEHWQBbORav9Q/s320/gold.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