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2008年4月24日星期四

人民币一次升值到位概率极小

虽然是旧文章 , 忽然看见还是觉得说的不错,收藏之。

人民币一次升值到位概率极小

来源 新财富 发布时间 2007年12月15日 09:55
作者 王庆 关键词 新财富;人民币;升值


  目前,针对人民币再次进行一次性调整的投机活动不断加剧,不过,这种结果今年底之前出现的概率为零,明年出现的概率不到20%。王庆/文
   人民币的升值步伐显著加快。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已经从10月22日的7.51下降到11月9日的7.42,升值幅度为1.25%,是自2005年7月22 日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幅最大的三周。到11月23日,汇率又突破7.4关口,升至7.3992。看起来,人民币升值的显著加快已经加剧了恐慌性抛售美元 的压力,甚至有迹象表明,中国央行最终放弃了继续买入美元。
  尽管人民币兑美元在升值,但人民币兑欧元的升值幅度却不大,因此,人民币NEER (即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升幅比较有限。要加快人民币NEER的升幅,就需要人民币兑欧元有较大幅度的升值,这也就意味着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要更 快,因为美元目前处于弱势。事实上,欧元区有关当局越来越关注中国的汇率政策,七国集团也开始对中国施压,要求允许人民币有效汇率加快升值。这一态度并非 没有根据。我们的估算显示,自6月中旬以来,人民币NEER实际贬值了1.5%。其主要原因是,在同一时期,尽管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了1.5%,但人民币兑 欧元实际上却贬值了5.2%。
  中国一直在采取渐进式升值的做法。2006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了3.4%,但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即 NEER)却只升值了0.8%。截至2007年10月19日,人民币兑美元今年以来的累计升值幅度为4%,但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的升值却仅为1.4%。但 是,在美元持续走弱的背景下,考虑到国内外形势的影响,年内人民币升值加快的动能还将维持,我们对美元/人民币汇率将在2007年底降至7.3的预测很快 就能实现。这意味着,2007年全年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幅度略低于7%。而整个2006年,人民币的升值幅度仅为3.4%。估计2008年中国政府依然会 保持缓慢升值策略,但人民币升值幅度将大于2007年。
  我相信,由于货币增长过快,从2007年11月底至明年会有一个小的政策紧缩周期,人民币升值加快是这一周期的重要特征。加快人民币升值作为政策组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有利于缩小贸易顺差,还可以缓解通胀压力,而目前,通胀是有关部门面临的最大挑战。
  由于人民币升值加快,针对中国政府将会进一步推进汇率体制改革(如一次性升值到位或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范围)的投机活动已然加剧。的确,目前似乎学术界和与政府有关的智囊团有更多的人批评渐进式升值策略、呼吁再次进行一次性调整,以彻底改变汇率的单向预期。
   尽管理解这种看法的依据,但我们认为,今年再次进行汇率“一次性”调整的概率为零,明年的概率不到20%。我认为,有关部门即使认识到再次进行一次性调 整的好处,也不可能一次调整10%以上,因为政府部门进行任何重大改革都是采用标志性的渐进式做法。同时,我们认为人民币汇率任何低于20%的调整并不可 能解决相关问题。这只会干扰预期,刺激更多的投机活动。
  中国政府如要出台人民币一次升值10%以上的大胆决策,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中的任意 一个:国内CPI继续加剧并进而失控(比如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核心 CPI 超过8%);或者大幅升值能够使中国从主要贸易伙伴国(如美国和欧盟)那里获得足够大的国际政治利益。然而,2008年这两个条件无一会得到满足。首先, 中国不存在持续长期高通胀的基础,目前的高通胀在2008年后将会放缓。其次,在美国总统换届选举前(2009年1月),中国方面不会因为让人民币大幅升 值而得到显著的政治利益。
  虽然人民币对美元加速升值,但估计2007年人民币NEER的累计升值幅度将只有3.9%左右。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人民币NEER近期的贬值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即使人民币在今年剩余的时间内加快升值,对全年也只会产生温和的影响。
  货币升值加快对经济的影响将会不尽相同。出口型行业,尤其是低附加值和定价能力有限的行业(比如纺织业),将成为明显的输家,进口比重大的国内需求型行业(比如航空业)可能受益最大。我认为,对银行的影响基本上为中性。
  人民币升值加快的一个主要风险与外部需求的前景有关。假如美国经济增长率大大低于预期,对中国出口增长可持续性的担忧可能会使有关部门放慢、甚至暂停人民币升值步伐,以便在市场环境不太有利的情况下保持竞争能力。
作者为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文芳译

没有评论: